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8-03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孟子
    孟子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②将入于井,皆有怵惕③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④用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⑤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⑥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释】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②孺子:小孩③怵惕:惊惧。④内交:即结交,内同“纳”。⑤要(yà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⑥贼:伤害、残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 突然 
    ②仁之端也 发端 
    ③不足以事父母 服侍,赡养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至于夏水襄陵(《三峡》)
    C.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D.足以保四海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②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4)孟子长于说理,尤其善于使用排比旬对比句、打比方。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①突然②发端③服侍,赡养
    (2)B
    (3)①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②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
    (4)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气势强烈,强调了人一定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和是非之心。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