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韩元吉《送李秀实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8-03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韩元吉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
    
送李秀实序  [宋]韩元吉
    ①吾友李秀实将主簿于余杭。贤士大夫相与言曰:余杭,小邑也。士之通经力学问而能成名以自立其家,近推吾秀实之昆弟焉。故吾之徒岁时相与嬉游,诗章文字,相与唱咏而酬和,杯酒谈笑,相与欢呼而谐谑。今其皆仕矣,行有日矣,吾之徒岁时孰与嬉游?诗章文字,孰与唱咏而酬和?杯酒谈笑,孰与欢呼而谐谑?以吾之私,固愿其留也。
    ②然而人之爱其人,亦将使其功名彰于时,而才业见于用欤?秀质之仕也,其将有遇焉者矣,则又言曰:主簿,卑官也。以秀实之所有,与今瀛洲、藏室之选角逐于时,未知其孰为后先,而乃使之仆仆于令丞之末,以望上官之顏色,则功名其果有期,其才业果不至于掩抑欤?
    ③某遂言曰:夫玉,天下之至贵也。玉之孕于山也,块然无以异于石也,攻之则见焉,攻之至者,则其文益著,使世不用玉则已,如用焉,会期之圭璧,宗庙之罍斝2,吾知必于是乎取之矣。惟君子之于道也亦然,退然无以异于众人也,试诸事则辨焉。其所试者多,则其道益广。使世不用君子则已,如用焉,宰天下、运四海,皆君子之事也。然君子之在下位,虽治一官,与宰天下不殊,举一职与运四海不殊,贱其官而弗为,易其职而无所事,非君子然也。
    ④自天子驻跸于吴,余杭盖畿也。畿之任,非通官大人不处。以秀实之贤,犹惧其或不遇,则下焉者其何望哉?虽然,秀实无以其官之微而贱之,无以其职之下而易之,循吾道而俟焉,其将有遇焉者矣。
    ⑤予久与秀实游,固知其不乐于为彼而乐于为此也,念无以纾别者之意,因摭是以为赠。
    
(选自《宋代序跋全编》有删改)
    【注释】①瀛洲、藏室:古代政府为了网络人才设立的文学馆与史馆。 2罍斝(léi jiǎ):古代用以盛酒、温酒的礼器。
    21.在第①段方框内填入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也  B.者  C.矣  D.乎
    22.以下与李秀实有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李秀实兄弟对于儒家经典有着较深的造诣。
    B.作者与李秀实交往时间很长,了解其为人。
    C.李秀实曾与文史馆人才比试,未分出高下。
    D.李秀实即将任官之地,属于当时重要地方。
    23.文章第③段以玉比君子,请概括两者的相似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24.全文行文跌宕,感情真挚,请加以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2分)
    
21.(1分)B
    
22.(2分)C
    
23.(4分)玉和君子在未被发掘之前,看起来都很普通;一旦发掘他们,他们的本色就会显露出来;对他们发掘越深入,就越能发现他们与众不同之处;他们最终都必将得到重用。(意思差不多即可)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24.(5分)作者首先叙写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李秀实离去的不舍;转而想到爱秀实就应该让他功业才学得以彰显,于是又希望他出仕而受朝廷赏识;进而又对主簿这样的小官是否真的能使他功名得以成就、才华得以彰显心生疑虑;而后以玉为比,来表达对秀实终将得到重用的信心;余杭乃京畿要地,任职者皆达官显贵,又一次对秀实是否能被重用心怀疑惧;最后,指出只要秀实能够循道而俟、勤心为政,终会得到重用,再次表达了对他的信心。全文行文曲折,既有对离别的不舍,又有对其才华的肯定和前途的关心、期待,感情深挚。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5分为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