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7-15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现代文阅读(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 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 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夫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 “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 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变化,“孝” 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己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地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 -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想想,“ 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护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
    2. A
    3. C
    4. B
    5. A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