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目小结提问:为何在封建制度最顽固的俄国会出现自上而下的改革,并且取得成功? 强调俄国改革的力量大于封建势力。 三、美国内战: 三组同学演示:“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 出示“美国领土扩张”地图。 主要表现美国自独立后,制定的对外扩张领土的政策、扩张的手段、结果。 播放录像:“西进运动”片断,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 四组同学演示:“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突出表现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间的矛盾。 北方的资本家因为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原料、国内统一的市场而无法开工。 南方的种植园主一面在种植园中驱赶成批的奴隶劳动,一面与英国资本家大谈生意,竭力把棉花等原料大量运往英国,并从英国大批进口廉价工业品。 本目为难点,学生不易理解透彻,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先讲明两种经济形式的性质、矛盾产生的背景,并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南北双方的矛盾及矛盾产生的焦点,再进一步分析这些矛盾对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最后简介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的发展和南北两大阶级斗争的深入,结合教材两段资料探讨林肯上台与美国内战爆发的关系。 简介林肯生平,一名学生演示林肯演说的著名片断:“选票比子弹更有力量”、“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五组同学利用自制地图讲解内战经过,包括内战爆发、初期北方失利、联邦政府颁布革命措施扭转战局、转折战役、南方投降等过程。 探讨两个法令在战争中的作用。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从战争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分析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并客观地评价林肯其人。 四、小结 小结提问:为何资本主义的美国要用革命的方式取得成功? 强调交战双方同是资产阶级,实力相当。 小结全课:通过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对比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有何异同。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从目的、方式、内容、作用去思考。 第二课时 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课前发放本节预习提纲,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特点和历史意义。课上展开充分讨论,探讨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一、导入 提问: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哪些国家加入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大潮? 二、德意志统一: 六组同学演示:“德意志统一” 利用新闻播报形式列举统一前德意志的政治、经济状况。 思考:“德意志的分裂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德意志资产阶级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普鲁士完成统一的优势。 学生演示俾斯麦上台,发表演说,阐明“铁血政策”。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的两个资料分析“铁血政策”的性质。 利用地图简介普鲁士王朝的三次统一战争。讨论俾斯麦的统一策略对战争的作用,注意普法战争后期性质的变化。 最后分析统一的历史意义,探讨德国的强大日后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 小结提问: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中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