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探究活动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根据本课内容每组自选一个课题。 2.学生查阅资料,准备道具。 3.学生出示自主学习提纲,教师辅导质疑。 4.学生课堂展示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重点: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难点: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形势的矛盾; 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的原因 教学手段:利用地图、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 一、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时代特征,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如洪水般向世界涌来。 二、俄国1861年改革: 一组同学演示:“俄国农奴贫穷的生活” 主要表现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生活,没有自由,随时被打受虐,甚至降为奴隶。而农奴主却过着奢侈的生活,为牟取暴利,他们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欧洲。导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原料、市场和资金无法解决,远远落后于西欧。并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分析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二组同学演示:“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主要表现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一名学生演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上台讲话:“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引导学生分析沙皇改革的根本原因,投影显示改革内容。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废除农奴制“是一次对农奴的‘合法’掠夺?”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和有关资料。组织学生探讨、评价改革的性质、作用及不彻底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