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测试题(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堂达标】
    1.“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瓦特的贡献是(  )
    A.研制彩色电视 B.发明电灯
    C.研制内燃机 D.改良蒸汽机
    解析:选D。本题用广告词作题引考 查“瓦特改进蒸汽机”这一基础知识,新颖活泼,题材来自现实社会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历史。
    2.以生产方式的标准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应是(  )
    采猎文明―→农业文明―→    ―→信息文明―→……
    A.铁器文明 B.电气文明
    C.工业文明 D.游牧文明
    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
    3.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
    A.熄灭电灯一分钟
    B.轮船鸣笛三分钟
    C.教堂敲钟84下
    D.齐奏《英雄交响曲》
    解析:选A。电灯是爱迪生的发明,轮船是富尔顿发明的,《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作品。
    4.莫斯科时间2010年4月10日,载有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的客机,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附近坠毁。客机上包括波兰总统夫妇以及众多波兰高官政要在内的96人无一生还。客机坠毁事件发生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波兰人民更是处于一 片悲哀之中。在华沙,人们开始在总统府外聚集,铺设鲜花和蜡烛,以示哀悼。我们最快获知这一最新消息主要是通过(  )
    ①电影 ②有线电视 ③杂志 ④互联网
    A.②③ B.① ②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有线电视与互联网具有快捷的特点,而电影与杂志则不具有这样的优势,所以一些时事快讯我们难以从这两种传播媒介及时获得。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 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3: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1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 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 的优越性。
    (3)根据材料3,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
    解析:第(1)问提取图片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可以从使用范围、动力等方面分析作答;第(3)问先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时空距离骤然缩短”“ 有机的系统”等,归纳出地球村的相关特点,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列举推动各地联系的科技发明。
    答案:(1)历史信息及影响: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人类开始告别用油灯照明的时代。
    (2)用途更广,动力更大,应用更方便。
    (3)特点: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例子: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任举其中一例即可)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电影等;(任举其中一例即可)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互联网。(任举其中一例即可)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18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式棉纺织机在英国出现,传统的动力已不适应新的需要,蒸汽机应运而生。这表明(  )
    A.近代动力技术的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B.蒸汽机的发明是实验科学长期孕育的结果
    C.蒸汽动力较传统动力能提供更充裕可靠的动力
    D.新的动力技术革新满足了社会生产的需要
    解析:选A。社会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代动力技术的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2.“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对哪一发明的描述(  )
    A.发电机      B.纺纱机
    C.电动机 D.蒸汽机
    解析:选D。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被称为“万能蒸汽机”。
    3.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解析:选B。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诞生,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条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项说法是错误 的,牛顿并不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 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并未紧密结合,排除D 项。
    4.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