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达标同步检测(有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5.右图是我们所熟悉的云根书院,朱熹常到云根书院讲学布道,传授理学思想,一时八方学子云集,探究理学真谛。朱熹在讲学中最可能出现的言论观点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C.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D.倡导“三纲五常”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C项是民主思想,B项是王阳明的观点,A项是陆九渊的观点。朱熹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理的作用,理就是“三纲五常”。
    6.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廉、节、义”,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  )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解析:选C。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他还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7.在今天的台北有一风景区——阳明山,它以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王阳明是(  )
    A.理学的集大成者   B.心学的集大成者
    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D.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理解能力。以阳明山的来历为切入点考查王阳明的思想成就,独具特色,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 成者,其他三项均与之不符。
    8.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②注重气节与品德
    ③发奋立志  ④敬畏天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宋明理学是唯心主义哲学,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也有许多精华部分值得今天借鉴,如①②③所 述,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都 有积 极作用。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 ;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
    材料2:“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 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章句》
    材料3:王守仁:“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2主要体现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3主要阐述了王守仁的什么观点?
    (4)材料1对材料2、3有何影响?
    解析:第(1)问应依据材料概括 三教合一;第(2)问应紧扣朱熹“格物致知”作答;第(3)问注意从材料3中获取有效信息,指出王守仁“致良知”的观点;第(4)问应归纳“理学”的形成。
    答案:(1)三教合一。
    (2)观点:格物致知。目的:“穷理”,朱熹把探究“理”作为认识的最终目标。
    (3)天理就在心中,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4)儒学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