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达标同步检测(有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堂达标】
    1.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解析:选C。理学强调的“理”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理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官方正统儒学,故C项错误。
    2.电视剧《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文天详的这种气节与理学中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的品质相符,可得出理学是当时的思想主流。
    3.“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  )
    A.老庄思想 B.程朱理学
    C.王阳明“心”学 D.孔孟之道
    解析:选C。本题以世人熟知的禅宗理论考查宋明理学,作答本题时要求对宋明理学主张有清晰地把握,同时对程朱理学与心学的区别能有正确地认识。题干阐述的佛教理论、讲求领悟,自身认识到罪恶,才能放下屠刀,这与王阳明“心”学要求的“致良知”是一致的。
    4.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解析:选A。王阳明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的斗志。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2: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备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宋)朱熹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2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
    解析:通过阅读材料1,得出问题中的目的就是材料中的“为……”,把这三个“为……”解释出来即可;第(2)问的解答抓住材料2中的目的词即可。
    答案:(1)目的:继承和发展圣人的学说,创立人世间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太平盛世。
    (2)追求:通过把“三纲五常”这一封建伦理规范、等级制度与天理结合起来,论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和神圣性,从而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三教合一”大致始于(  )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解析:选C。题中四段历程分别为春秋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
    2.右图是僧人、道士和儒者在少林寺同台打坐,在别处实为少见,意味深长。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
    A.最早出现在西汉早期
    B.这体现了“三 教并立”
    C.这体现了“三教合归儒”
    D.这体现了佛教的独尊
    解析:选B。本题属于图片型材料选择题,需要认真观察图片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图片材料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儒者、道士、僧人三者并坐在一起,由此可知他们是并立的。而这种局面开始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人性 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实质考查程朱理学思想对儒学的新发展。 A、B、C三项分别为董仲舒、荀子与孟子的思想。D项是程朱理学的显著特点。
    4.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吸取其(  )
    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唯物主义 D.佛道教义
    解析:选B。理学主要是将天理与伦理道德 联系起来,因此,是对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的神圣化。解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属于客观唯心论的范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