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上册9月月考练习题(含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2.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彦:“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 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来桥梁的作用
    C 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科技
    D 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2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24.明清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这主要是指
    A、古典小说蓬勃发展
    B、传统科技处于世界前列
    C、科学、文学、教育、艺术等在古代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25.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④王羲之的书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6.林则徐被看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依据是
    A.他最早主张禁烟 B.他最早抵抗外国侵略
    C.他最早翻译外国书报 D.他最早学习西方
    27、书评:“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等评论的对象应是
    A.《海国图志》 B.《华事夷言》 C.《孔子改制考》 D.《瀛寰志略》
    28、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其主要目的是( )
    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
    C、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D、仿制西式武器,振兴清王朝
    2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30. 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梁维新派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维新变法,其主要贡献是
    A.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B.明确了以“中体西用”为思想指导方针
    C.倡导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31.严复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译作是
    A.《藏书》 B.《天演论》 C.《孔子改制考》 D.《文学革命论》
    32.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 4 分)
    (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 4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思想哪个对当时影响最大?哪个对后世影响最大?( 2 分)
    (4)儒家思想在宋朝、明朝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体系?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4 分)
    (5)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文化( 2 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