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50分) 26.(12分) 27.(12分) 28.(13分) 29.(13分) 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部分重点中学期末联考试卷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B D C D B B A A B C D 题目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A C D C D A A C D 一、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50分) 26.(12分)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发明源于有实践经验的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结合紧密。(4分) ⑵、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分) ⑶、①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工厂制度。它适应了机器生产的需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自由资本主义过渡。(3分)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垄断组织。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3分) 27. (12分) (1)二战后初期,美国借经济援助的手段扶持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2分) (2)现象:日本和欧共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竞争并占据了有利地位。 (2分) 影响: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格局,逐渐转变为美、日、西欧互相竞争的局面,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2分) (3)现象:日本和西欧各国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分)日本、西欧经济发展迅速,与美国差距缩小。(2分) 28. (13分)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3分)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 (2)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的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6分)(宗教改革不做要求) (3)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发动(2分) 29. (13分) (1)同:①成立维护战后和平的国际组织。一战后成立国际联盟,二战后组织成立联合国;(2分) ②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协调各国关系。一战后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二战通过后期的一系列会议确定新的国际秩序。(2分) 异:①一战后国际联盟被英法操纵,没有真正起到维护战后和平的作用;二战后联合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2分) ②一战后主要是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掠夺,二战后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2分) (2)启示:面对法西斯侵略,不同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国家应联合起来,建立统一战线,这是制约战争、争取和平的重要保证。(2分) 有利:战争教育了人民,和平的观念深入人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的增强;大国之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3分) (评分说明:第Ⅱ卷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总得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