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0届高二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四: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重大的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8 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他们的代表; 我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2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2分)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4)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界也产生了新思想,他们有哪些共同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5分)(5)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2、(16分)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 (3)三位伟大人物分别创立了哪三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 (4) 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33.(13分)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34.(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飞船升空十多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太空。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 (1)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有何意义?(5分)
    材料二 在多部门的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下,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工作人员控制下的多次变轨,11月7号早晨,正式进入200公里绕月轨道,开始了一年的探测工作历程。“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是中国对遥远月球展开探测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第一步。有人说,“嫦娥探月”的意义实际已远远超出了工程本身,具有深远影响。 (2)“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中国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美丽的现实。试分析中国开展首次绕月探测的重大意义。(3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园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3)建国5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结合材料三归纳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4分)
    材料四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4)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进一步强调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2分)
    答 案
    BDCCA ACBCD BBADA DAACD CDABB BDCAC
    31.(1)“分权与制衡”(即权力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2分)
    (2)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2分)
    (3)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分)(4)新思想: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构建新的儒学体系。特征: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度衰落(5分)(5)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不能产生近代民主思想。(2分)
    32、(1)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3分) (2)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分) (3)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民主义产生的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各种方案屡屡碰壁;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开始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毛泽东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背景:文革的结束;相对宽松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本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验教训,进行探索。(7分)
    (4)“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分) 33.特点: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举办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技术;(3分)维新派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进行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分)新文化运动领袖提倡民主与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3分) 共同之处:挽救危亡。(2分)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如答救亡与启蒙相辅相成也可) (2分) 34、(1)原因: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研人员的探索和努力;集中力量重点攻关等。
    (3分。只要答出其中3点即可)意义:“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返回,是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第三个能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国家;使人类对外空的探索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对和平利用外空的研究作出了贡献。(2分) (2)意义:①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②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③推动中国科技向新的层次和高度发展;④迈出了积极参与月球资源开发研究的重要一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中国的贡献,为推动国际航天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3分。只要答出其中3点即可) (3)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2分)影响: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有利于增强国家安全;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增强科技研究综合实力;有利于建立创新型国家等。 (2分)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等。(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