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
    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2)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2)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3)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地点: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短暂春天
    (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群 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
    3、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4、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
    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萎缩
    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2、原因:(1)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2)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
    (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2、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第12课 从计划到市场经济
    1、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