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5月 遭“左”倾路线打击,被撤销职务,受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到乐安县南村当巡视员。后调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1934年10月 随中央红军长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1月 参加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936年5月 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后任主任。 1938年1月 与刘伯承一起在太行山区开辟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1940年 参与指挥百团大战。 1947年8月 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跃进大别山地区。 1948年11月 任总前委书记,指挥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55万人。 1949年4月 参与指挥渡江战役。 1952年7月 任政务院副总理。 1954年9月 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1956年9月 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66年5月 “文革”中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被撤销一切职务。 1969年10月 在江西省新建县一拖拉机修造厂参加劳动。 1973年3月 中央作出恢复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决定。 1975年1月 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全面纠正“文革”错误。 1976年4月 “天安门事件”中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1977年7月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党政军领导职务。 1978年12月 出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算邓小平的生肖属相(2分) 1904年是甲辰年,属龙 (2)根据材料概述邓小平一生的三落三起(9分),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的哪些优秀品质(4分)。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的“第一落”。后对“左倾”的抵制和遵义会议的召开,邓小平恢复职务是为“第一起”(3分)。 1966年“文革”开始后,邓小平被认为是走资派二号人物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1973年由于周恩来和毛泽东的支持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3分)。 由于邓小平的整顿触犯了左倾错误,邓小平受到批判,1976年,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被撤销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文革结素后,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5分) 品质:意志坚强;心胸宽广;坚持真理(答对2点得4分) 政和二中2010屆高二期末暨选修模块水平测试2009.6 历史试卷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 (48分) 一、单项选择题。将最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下列答题框内(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第Ⅱ 非选择题(52分) 二、历史小论文写作(7分) 三、材料解析题(45分) 26、【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27.【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28.两题任选一题,答题前请选题,请在你选做的题目前打(√)。未选题 且两题都答以A题评分。 (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B.【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历史试卷评分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将最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下列答题框内(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二、问答题 25. 评分细则: 明确选择(某一改革中的人物分析其作用)(1分) 途径:到图书管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搜索(2分,其它言之有理可得分) 内容:某人物传记、某次改革始末、后人对该人物或该改革的评价(答对 2点2分) 标题:符合题目要求且没有表述错误得2分 三、材料解析题 26. (1)观点:欧洲强盛的原因在于发展教育。(2分) 看法:第一种:赞同。欧洲大力发展教育,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军事力量加强,统治更加巩固。 第二种:不赞同。欧洲强盛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只是起到了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第三种:应辩证看待(一分为二)。一方面应充分肯定教育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应指出欧洲强盛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发展。 (只要考生围绕发展教育与欧洲强盛之间的关系发表议论,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5分) (2)原因:八股取士(科举制)束缚人才,不适应维新变法的需要。(或废除科举制有利于变法人才的培养)(4分) 共同主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改革教育制度。(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给4分) 27.(1)思想:富民思想(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均可相应给分) (2)官吏经商(2分);措施:颁布命令禁止官吏经商(2分)。 联系:材料二是材料一治国思想的具体实施(2分)。 (3)采用SOLO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只认识到唐太宗这一举措的作用得2分; 第二层次:结合背景认识这一举措及其作用得4分; 第三层次:还能看出这一举措的本质得5分 参考答案: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以重民(民本)思想治理天下(2分)。颁布命令禁止官吏经商有利于吏治清明、还利与民(2分)。但其本质目的还是唐朝的长治久安(1分) 28.A (2)特征: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2分);义务和权利结合(2分)。 (2)进步作用(6分): ①打破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动摇了贵族政治的基础,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③中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 局限性(5分): 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第四等级公民无权担任官职,有限的津贴使农民手工业者无法经常参政,基于财产不平等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富人的民主。 B. (1)1904年是甲辰年,属龙 (2)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的“第一落”。后对“左倾”的抵制和遵义会议的召开,邓小平恢复职务是为“第一起”(3分)。 1966年“文革”开始后,邓小平被认为是走资派二号人物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1973年由于周恩来和毛泽东的支持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3分)。 由于邓小平的整顿触犯了左倾错误,邓小平受到批判,1976年,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被撤销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文革结素后,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5分) 品质:意志坚强;心胸宽广;坚持真理(答对2点得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