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鹤岗一中高二学年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测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法令
    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3分)
    (2)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一、二、三,概况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扼要回答这两次改革的性质和重大历史意义。(8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
    ——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向西方学习上的突出特点.(6分)
    (2)结合材料二及相关史实,是试从政治、经济及军事方面说明“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 (9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材料二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房德邻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分别归纳概括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0分)
    (2)你认为材料一所强调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应该是指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你从上述观点中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历史试题答案
    选择题
    12345678910
    CDBCADACCD
    11121314151617181920
    DBACBADCBA
    21、(1)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每项选其一作答即可)(4分) 效果: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有利于培养人才。(任选三点答即给3分)
    (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2分),原因是司马光站在地主阶级保守派的立场上反对变法;(2分)“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2分)原因是梁启超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2分)
    22、
    (1)实行均田制。(3分)
    (2)农民成为拥有私产和完全自由的人;农民还可以赎买一份土地。农民所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获得完全自由。(4分)
    (3)相似之处:确立新的土地制度。(2分)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分)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民族和国家封建化的过程。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4分)
    23、
    (1)特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有侧重的学习(或根据西方各国的所长分别学习);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极端西化。(6分)(答出一点2分)
    (2)政治:学习西方民主政体,但保留了天皇制度
    经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政府却大力扶植私人企业有违自由竞争的原则
    军事:仿效欧美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但用武士道教育军人。(9分)(答出一点3分)
    24、
    (1)①材料一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整体的社会环境和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②材料二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斗争策略(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对改革缺乏周全设计;缺乏群众基础。(10分)
    (2)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2分)
    (3)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操之过急;改革的成功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多方面的积极地为改革的成功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3分)
    (注意:第(1)问据材料回答即可,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