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余姚中学高二历史(下)第一次质量检测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
    A.战胜国展开军备竞赛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
    C.战胜国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D.法国寻求安全保障
    20. 斯大林曾说:“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
    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21.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43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会看到
    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斯大林率领苏联代表团参加会议
    C. 签署了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文件 D.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
    22.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因素是
    A.美国宣布武装援助韩国 B.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C.美军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 D.中国派志愿军抗美援朝
    23. 在某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他们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这次战争是指
    A.巴勒斯坦战争 B.“十月战争” C.“六日战争” D.苏伊士运河战争
    24.下列关于“沙漠风暴”行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A.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动 B.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地区
    C.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地面进攻
    D.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空中打击
    25.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6. 下列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国际大背景是两极格局解体,中东地区原有力量均势失衡 ②直接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拒绝从科威特撤军 ③“沙漠风暴”行动沉重打击了伊拉克军队,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 ④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 在海湾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的态度不包括
    A. 完全支持安理会做出的所有决议 B. 反对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C. 要求伊拉克军队无条件撤出科威特 D. 恢复科威特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8. 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其理由包括 ①发展可以加强各国经济联系并为彼此之间的和平相处提供了物质保障 ②发展可以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并促进新世界秩序的形成 ③发展有利于消除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会动荡 ④发展可以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增强世界和平力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有: 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②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③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④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0. 尊重历史,从历史中获取必要的教益是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重要途径。1970年,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的一个纪念碑前,“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勃兰特这一跪的意蕴包括:①诚恳承认纳粹统治时期德国所犯下的罪恶 ②向曾遭受种族灭绝大屠杀的犹太人谢罪 ③承担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责任 ④消除历史包袱,帮助德国减轻民族复兴的困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 1948~1973年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 4次战争。其中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是
    A.苏伊士运河战争 B.巴勒斯坦战争 C.六日战争 D.十月战争
    32.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外交大事记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放入维和行动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
    33. “以色列撤除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土,阿以各方保证中东地区各国和平”出自:
    A.“戴维营协议” B.“奥斯陆协议”
    C.“以土地换和平” D.《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宣言》
    34. 有人说“一战”是一场化学战,“二战”是一场物理战,最能体现现代高科技作战的战争是
    A.海湾战争   B.苏伊士战争    C.六日战争   D.朝鲜战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