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 A、三权分立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 35、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议会和国王的关系表明了 A、英国不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 B、议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 C、议会拥有完整的立法权力 D、议会实际上是英国最高权力机关 36、查理一世对待《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的相同态度,说明了 A、查理一世坚持推行君主专制制度B、议会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C、查理一世非常需要资金D、英国是一个专制王权浓厚的国家 37、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处死了封建君主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38、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之前 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D、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选举产生 39、下列哪些工作属于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 ①作为唯一国家元首,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出访他国②制定宪改绿皮书——描绘英国壮美蓝图③象征性地一年颁发几百个奖项 ④照本宣科做施政报告。每年新一届议会开幕时,都要宣读“政府”本年度的施政计划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0、英国首相事实上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是因为他 ①是政府首脑 ②掌握行政大权 ③不受议会监督④是国家元首⑤是议会多数党的领导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20分)41、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斯宾诺莎说:“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 ……人越自由,便越自觉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材料二 洛克认为,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自然的果实,谁才有权享用。……我耕种的土地及其成果都是我的,甚至“我的马所吃的草,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都是我的财产。这样的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材料三 在孟德斯鸠看来,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观点。(4分) (2)谈对材料二观点的看法。(6分) (3)料三反映了什么观点?并解释结果的内涵?为防止此结果出现提出何种思想?并谈谈对这种思想的看法。(10分) (20分)42、读图回答: 图一 教皇出行图 图二 路德焚毁教皇令 图三 烧死“异端” 请回答: (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图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有何影响?(10分) (3)你如何看待图三的措施?(4分) (20分)43、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买米)食不利 ,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疫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方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熙宁五年(1072年),颁布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及目的。(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及目的(8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