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月考同步检测(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41.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道学家的虚伪
    42、我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人才辈出。下列对我国古代文学或文学家的描述正确的有:①、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流行于汉代 ②、唐诗的流行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其中李白和杜甫的成就最高,杜甫的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③、宋词与明清小说的流行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关 ④、《诗经》、《楚辞》、《红楼梦》都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3.右图为南京的“江南贡院”明远楼,门左右两边八个字为曾国藩所题,反映出贡院的主要作用在于
    A 培养幕僚,壮大地方官员势力
    B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C 对抗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D 发扬中华文化,培养文人才子
    “明经取士,为国求贤”
    44.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A B C D
    45.关于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画种的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文轻武的国策 B.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经济繁荣
    C.文人阶层壮大 D.理学的兴起
    46.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7.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
    A.①生②净③旦④丑 B.①净②生③旦④丑
    C.①旦②生③丑④净 D.①生②净③丑④旦
    48.《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体现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要求 D.资产阶级对农民政治的要求
    49.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
    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一发明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50.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答题卡:
    01[A] [B] [C] [D] 02 [A] [B] [C] [D] 03 [A] [B] [C] [D] 04 [A] [B] [C] [D] 05 [A] [B] [C] [D]
    06[A] [B] [C] [D] 07 [A] [B] [C] [D] 08 [A] [B] [C] [D] 09 [A] [B] [C] [D] 10 [A] [B] [C] [D]
    11[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16[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21[A] [B] [C] [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25 [A] [B] [C] [D]
    26[A] [B] [C] [D] 27 [A] [B] [C] [D] 28 [A] [B] [C] [D] 29 [A] [B] [C] [D] 30 [A] [B] [C] [D]
    31[A] [B] [C] [D] 32 [A] [B] [C] [D] 33 [A] [B] [C] [D] 34 [A] [B] [C] [D] 35 [A] [B] [C] [D]
    36[A] [B] [C] [D] 37 [A] [B] [C] [D] 38 [A] [B] [C] [D] 39 [A] [B] [C] [D] 40 [A] [B] [C] [D]
    41[A] [B] [C] [D] 42 [A] [B] [C] [D] 43 [A] [B] [C] [D] 44 [A] [B] [C] [D] 45 [A] [B] [C] [D]
    46[A] [B] [C] [D] 47 [A] [B] [C] [D] 48 [A] [B] [C] [D] 49 [A] [B] [C] [D] 50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两题25分)
    51、观察下列图片:(12分)
    图一《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 图二《清明上河图》中的商队
    图三清代嘉庆年间的北京东四牌楼 图四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
    请回答:
    (1)根据图一、二分析当时的商运方式有哪些?
    (2)根据以上四幅图归纳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哪些重要信息?
    (3)图四中会馆的出现与图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关系?
    52.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墨子、孟子、荀子等都曾默想和探究过“天”的道理。荀子说“制天命而用之”;王充在《论衡》中说“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非自然也。”
    材料二 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值泽草菜,不可以为天下王。”“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
    材料三 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材料四 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林木山林及畿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
    请问答:
    (1)据材料—,指出我国古代思想家是怎样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哪些史实体现了这些认识? (4分)
    (2)管仲和荀子在上述材料中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4分)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3分)
    (4)从以上材料中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