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期中练习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问题,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
    ——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6分)
    (2)概括材料二中日本在二战期间侵华原因的观点。(3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未能最终出现的原因。(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尼克松说:“……二、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自由,或威胁我们认为其生存关系是美国安全检查国家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的、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三 美国总统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它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战后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
    (2)材料二中“某个核大国”是指哪个国家?“非常巨大的变化”是指什么?
    (3)对比材料一、二,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
    (4)材料三提出的背景是什么?表明美国的政策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变化?
    (5)指出三则材料在本质上的相同点。
    答案:
    1~5DCACB 6~10DBBAB 11~15DDBBA 16~20ACBDB
    21变化:英国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工业地位下降,但海外殖民势力进一步扩大(3分)
    ⑵表现: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条约”;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建立。(2分)
    后果: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3分)
    ⑶变化:重点由企图称霸欧洲到大力扩展殖民地。(2分)
    原因:德国工业地位上升、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3分)
    ⑷法德矛盾,英德矛盾。(2分)
    22、(1)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和法国过于强大,这是英国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3分)
    (2)经济崩溃的德国无力偿还美国的战债和投资;同时法国强大不利于美国的世界霸权计。(4分)
    (3)美国总统威尔逊打着和平的旗号,实质—上和劳合•乔治—样想竭力控制欧洲。英国和美国都不愿意边分削弱德国使法国强大。(4分)
    (4)英美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妄图称霸欧洲大陆计划;英法联合反对美国插手欧洲的事务。(4分)
    23、(1)主要原因:法西斯国家疯狂的扩张和侵略;国际社会未能及时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竞争和矛盾,特别西方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仇视;英法等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把维护国际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身上。(6分)
    (2)观点:日本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国利用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斥他国经济扩张;日本需要解决每年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问题。(3分)
    认识:贸易或人口问题等均以不损害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模糊了战争的侵略性,是在为侵略战争辩护。(2分)
    (3)与第三种趋向相吻合。(4分)
    第一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任意2点,2分)
    第二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希特勒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任意2点,2分)
    24、(1)意味着美国以全世界霸主自居,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2)苏联是指世界形势的变化和苏联实力的增强,美国在与苏联的竞争中并不占明显的优势。
    (3)材料一表明美国实行全球扩张政策;材料二表明美国要适当调整改革全球战略,尤其是要减少直接派兵的方式。
    (4)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威胁。表明美国对外采取强硬政策,重新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
    (5)充当世界警察,实行全球扩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