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练习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一
    英王给马戛尔尼下达的指示指出:“在中国经商的英国臣民很久以来多于任何其他欧洲国家。……我对于自己远方臣民不能不予以应有的关怀,并以一个大国君主的身份有力地要求中国皇帝对于他们的利益予以应有保护。”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材料二
    英国提出的要求与清政府的答复如下:
    (一)英方要求派使臣常驻北京。中方答复:“此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二)英方要求来浙江宁波、珠山、天津开口贸易。中方答复:“所有尔使臣恳请向宁波、珠山及直隶天津地方泊货贸易之处,皆不可行”;
    (三)英方要求在北京设立洋行。中方答复:“京城为万方拱极之区,体制森严,法令整肃,从无外人等在京城开设货行之事”:
    (四)英方要求珠山(舟山群岛)附近一小岛以便存放货物。中方答复:“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五)英方要求在广州附近拨给一小地方居住英商。中方答复:“自应仍照定例,在澳门居住”;
    (六)英方要求货物广东至澳门在内河行走时,不上税或少上税。中方答复:“应照例公平抽税,与别国一体办理”。
    ——《清高宗实录》卷1453,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已卯,“敕谕英吉利国王”
    (1)概括指出英国政府派出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有哪些经济和政治目的。(不得摘抄原文)(10分)
    (2)清政府对于英国政府提出的六点要求全部拒绝。请指出这一做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10分)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试卷参考答案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12×4分,共48分)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答案BACACDBDBBCC
    二、非选择题:共2题,37题32分,39题20分,共52分。
    38.参考答案:
    (1)教权与王权的冲突(或者教皇与国王的冲突,或者神权与国王的冲突)。(3分)
    建立了听命于英国国王而不是属于罗马天主教教会的“英国国教教会”,(2分)
    以王权的最终胜利而告终(国家权力高于教会)。(2分)
    都认为国家是上帝(或者神、或者耶稣基督)创造的。(3分)
    (2)他们都认为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的;(3分)但霍布斯认为建立国家的目的是过和平生活并防御外人,洛克认为建立国家的目的是保护人们的财产。(6分)
    (3)恩格斯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分)
    阶级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2分)
    阶级斗争的变化:大规模工人运动广泛兴起,工人们积极争取政治权利。(2分)
    (4)欧洲启蒙思想家的目的: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或者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3分)
    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目的:为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或者工人运动)提供理论依据。(3分)
    40.参考答案:
    (1)经济目的:保护在华英商的利益;扩大在华通商地区的范围;减免英国商货由广州运往澳门的税收。(6分)
    政治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割取中国领土。(4分)
    (2)积极意义:拒绝领土和减免税的要求,维护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4分)
    消极影响:使中国失去了一次调整对外政策、与外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和贸易关系的机会;失去了一次借鉴和学习外部世界的机会;延误了中国社会的发展。(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