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清末爱国诗人邱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他当时在台湾组织的是 A.义军 B.黑旗军 C.义勇军 D.太平军 20、右图为著名的洛川会议纪念馆。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 A.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确立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决定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D.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21、辛亥革命后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A.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B.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22、诗词是历史信息的反映。如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③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④百万旌旗大展开,蒋匪到处成飞灰。其中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以下是内蒙古自治区1978年以来每隔十年的GDP总量及人均GDP数据,对内蒙古30年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的优越性 B.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C.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 D.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4、右图为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批斗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场景。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的最大教训是 A.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建设 B.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C.加强国家领导人的安全保卫 D.加强行使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25、1992年10月,大 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指 年份GDP总量(亿元)人均值(元) 197858.04317 1988270.811,291 19981,262.545,406 20087,761.80 22,640 A.海峡两岸保护双方在对方的贸易投资 B.海峡两岸彻底结束军事对峙 C.海峡两岸坚持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6、新中国初期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的外交基本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下图为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其中1972年出现建交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改革开放,逐步融入世界 28、2009年6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出席。对上海合作组织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B.丰富了中美两国开创的新型国家关系 C.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 D.成立于2001年6月 29.《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礼乐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 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31.当代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 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 要表现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32.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他颁布前审批需要通过( )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3.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 辖的是( ) A.陕西 B.湖北 C.河北 D.河南 34.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 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是( ) A.汉代的内外朝制度 B.唐代三省制度 C.明代的内阁制度 D.清代的军机处 35.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