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阶段考试练习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0.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咨文中说:“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这里,美国对“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A.罗斯福新政 B.新经济政策
    C.“冷战”政策 D.“孤立主义”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计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国会。……第七项,凡通过众议院及参议院之法案,应于成为法律前呈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如批准该项法案,即应签署之,否则退还之。……第二条,第一项,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任期为四年。……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其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非玩忽职守,得终身任职。……”
    ——引自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信仰等自由;……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社会主义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所有制。苏联社会主义所有制表现为两种形式:国家财产(全民财产);合作化集体农庄财产(各集体农庄财产、各合作社财产)。
    ──《1936年苏联宪法》
    材料四: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杜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第六条,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问题(1)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两个文件在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上和体现的政体上有何相同点?其意义何在?(4分)
    问题(2)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二,两个文件反映的政权性质有何不同?在维护民主权利方面哪一个文件的作用更大?说明理由。(7分)
    问题(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在这两个宪法的影响下,两国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共同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体制对民主法制建设有何负面影响?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三、问答题:(1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黑船事件”(佩里叩关,日本开国) 材料二:时局图 康有为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1)结合材料并所学知识指出,俄国、日本、中国三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6分)
    (2)中日两国改革的结局有何不同?这种不同的结局给两国自身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6分)
    (3)俄日改革有哪些相同特点?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影响?(6分)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CDBCA BCDBC DBBDC DAACC BCDDC DAACC
    二、非选择题
    31.
    (1)相同点:权力机构: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分别由总统、国会、法院
    掌握)。 政体:资产阶级共和国。 意义:通过三权分立,实现权力制约与平衡,从而防止专制独裁统治的出现,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制度。(6分)
    (2)性质:前者——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后者——社会主义民主政权。 作用:后者作用更大。 理由:前者反映的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后者反映各阶层人民的民主,具有更广泛的民主性;前者由于当时不具备实现民主的条件,在实际上没有真正推行;后者在人民掌权的前提下,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8分)
    (3)共同点:宪法推动了两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负面影响:在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乏群众监督,容易导致个人专制、个人崇拜和腐败现象的蔓延,从而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苏联的大清洗运动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发生都与这种体制的影响有着密切联系。 教训: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8分)
    32.
    (1)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封建统治危机;民族危机的加剧;本国有识之士的大力提倡。(答出其中3项即可得满分)(6分)
    (2)结局:中国失败,日本成功。 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和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未能彻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民族危机继续加深,中华民族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挣扎。(6分)
    (3)特点:都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并获得成功,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影响:形成了俄、日两个带有浓厚军事封建性、富于侵略性的国家,给欧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