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源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5分,30题,共45分) 1.梭伦为打破贵族政权的垄断所采取的措施是( ) ①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创立五百人议事会 ③创立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 ④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中国古代最早改变卿世禄制的是 ( ) A.管仲改革 B.魏文侯变法 C.吴起改革 D.商鞅变法 3.最早动摇井田制,标志土地国有制开始瓦解的措施是 ( ) A.“相地而衰征” B.“废沟洫” C.“尽地力” D.“为田开阡陌封疆” 4.预示着分封制下封国采邑制废除的是 ( ) A.设立县制 B.废除井田制 C.实行按军功授爵 D.推行什伍连坐制 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大大加快了各民族人民融合 进程的是 ( )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 6.下面改革中影响最大最彻底的是 ( ) A.管仲改革 B.魏文侯变法 C.商鞅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7.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8.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宋加强中央集权所致 B.北方民族的南侵 C.对四夏、辽的战争耗费和赔款 D.财政人不敷出 9.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 A.推行青苗法 B.实行募役法 C.颁行农田水利法 D.推行免役法 10.下列改革中含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是 ( )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11.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1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 ) A.周王室衰微 B.宗法分封制破坏 C.生产力提高 D.争霸战争的需要 13.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 ( ) A.民族的融合 B.分裂走向统一 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中心南移’ 14.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 ) A.改革涉及土地制度 B.改革涉及赋税制度 C.改革涉及军事制度 D.改革触及上层建筑 15.下列改革属于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富国强兵改革的是 ( ) A.管仲改革 B.魏文侯改革 C.商鞅变法 D.王安石变法 16.德国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 A.天主教会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 B.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的政治主张 C.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试验 D.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压榨 17.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 ( ) 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 ②主张简 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 ④创立的加尔文宗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意义有 ( ) ①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 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③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④促进了各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⑨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彼得一世改革之所以不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它 ( ) A.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没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 C.仅仅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D.没有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20.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改革往往有一定的联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对外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在国内实行改革的根本原因 B.对外战争失败后,俄国国内改革受到外来势力的干预 C.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社会发出要求变革的呼声 D.日俄战争的失败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促使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改革 21.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 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 国王 C.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埃及存在着土耳其、英国和马木路克三股外来势力 B.日本倒幕派联合外来势力推翻了幕府统治 C.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形势下展开的 D.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 治维新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