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百色祈福高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1、下列有关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辰韩的语言、称呼、习俗等与秦朝相似,又称“秦韩”
    B、汉光武帝赠赐给日本倭奴国使者金印已得到考古证实
    C、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出色完成使命
    D、汉代文明通过陆海丝绸之路开始走向世界。
    22.据史书记载,以牛乳、羊乳为原料制成的酥酪由北方游牧民族发明,西晋时南方并无出产,南宋时江南地区盛产,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宋夏和议 B.北民南迁 C.宋金对峙 D.西晋统一
    23.唐张籍在《永嘉行》中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则材料揭示了:①北民南迁是由天灾所致 ②北民南迁是为了躲避北方少数民族 ③北民南迁有利于民族融合 ④北民南迁推广了先进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那么,汉字的发展顺序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C.小篆、甲骨文、隶书、楷书 D.隶书、小篆、行书、楷书
    25.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
    (图1)(铜权)   (图2)(秦半两钱)  (图3)(五铢钱)
    从上图所反映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产生于何时?其用途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
    (2)它反映秦巩固统治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何意义?(4分)
    (3)图3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当时流通情况如何?它与图2有什么联系?(4分)
    (4)回忆一下,秦汉时期主要有哪几次币制改革?其成败对社会经济有何影响?(6分)
    27.(18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牟氏庄园,是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高营建的住宅,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主庄园,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庄园内的每一项建筑都严格按照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观念布局:大厅供奉祖先,老爷居住楼阁,妻妾子女居于平房,一干佣人居于群房。粮仓、磨房、碾房、粉房、油坊、棺寿房等多在群厢,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体系。1988年1月13日,修葺一新的牟氏庄园经国务院批准,憋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庄园全面对外开放,短短十几年间,观光旅游者已超过六百万人次。
    材料二 战国时候,韩、赵、魏三国的垦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中原地区的荒地大大减少。秦国从孝公商鞅变法以来也很重视垦荒。到秦昭王晚年更用分给田宅、免除徭役等办法招徕三晋(韩、赵、魏)之民到秦开荒,使秦国的荒地迅速得到开垦。
    ——《中国经济简史》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虽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
    ——(南朝梁)沈约:《宋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你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4分)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业的什么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6分)
    (3)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具体表现。(6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哪些趋势?(2分)
    28.试从选官制度的角度分析西汉武帝鼎盛局面和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的原因,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谈谈你的感想体会。(12分)
    高二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50分,每题2分,25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ACABABBCACAA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AAADBBB CBBBB
    二、材料题:(共50分,26题20分,27题18分,28题12分 )
    26.(20分)(1)产生于秦朝,衡器,即秤砣。反映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的交往和发展。(6分)(2)统一货币。利于商品交换和物资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4分)(3)西汉武帝时。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汉承秦制,两者都是圆形方孔,五铢钱是秦半两钱的演变发展。(4分)(4)主要有秦始皇统一货币、汉武帝改革币制和王莽改革币制。币制改革的成败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成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败则引起经济的混乱。(6分)
    27、(18分)答案要点:(1)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观念,自我封闭、自给自足,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成为旅游胜地。(4分)
    (2)特征:大力垦荒以扩大耕地面积。(2分)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各国政府的鼓励性措施。(4分)
    (3)变化:江南经济发展迅速。(2分)表现:耕地面积增多,扩展到长江、岭南。耕作技术进步,单位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成都平原成重要产粮区。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以丝织为主的纺织业技术高,产量大;出现了建康和扬州等大城市。(4分)
    (4)趋势: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