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中学2009—2010学年下期零诊模拟历史题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总计48分) 1、新航路开辟后产生了“商业革命”,它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市场和贸易扩大 B、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C、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出现 D、天主教在美洲开始传播 2、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在这里,雅克•勒高夫强调的是 A、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角度阐释历史 B、以关注下层民众的视野认识历史 C、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研究历史 D、从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角度探索历史 3、下列关于海地独立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废除了奴隶制度 B、成为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 C、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D、揭开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 4、美国在18世纪后期建国,在不到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首屈一指的强国。以下对其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领土面积的迅速扩展 B、对种植园奴隶的剥削 C、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 D、大量引进人才和技术 5、“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时刻都套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社会契约论》)文中的“枷锁”主要是指 A、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B、自然环境的约束 C、封建等级制度 D、宗教的精神束缚 6、汉密尔顿说:“将十三个不同的州以友好、联合的共同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共同契约,必然是许多不同利益的倾向互相让步的结果。此种原则能制出完美无缺的成品。”下列表述与此话意旨一致的是 A、《独立宣言》不是完美无缺的 B、《独立宣言》是十三个州相互妥协的结果 C、1787年宪法充满错误的偏见 D、1787年宪法是维系十三个州的共同纽带 7、英国的“圈地运动”和美国的“西进运动”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是 A、导致了农村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化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C、给广大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D、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了市场 8、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是 A、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D、逐步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9、19世纪中期的亚洲,出现了两类不同的民族运动,即日本为一类,日本以外的国家为一类。决定这种不同的是 ①国内经济结构变化的不同 ②国内阶级和政治力量对比的不同 ③对近代资本主义的态度不同 ④以前的社会制度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2008年11月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麦凯恩,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史上首位黑人总统。这说明 ①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并实行任期制 ②美国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 ③美国种族歧视的社会现象得到消除 ④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在法律上获得了与白人相同的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 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 B、解放农奴,并给土地 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 D、开办手工工场发展工商业 12、“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需求 B、资本主义进一步殖民扩张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3、“亚洲的觉醒”时期与“亚洲革命风暴”时期相比,亚洲国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的不同是 A、亚洲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B、亚洲地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亚洲国家的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D、亚洲国家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14、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 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D、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1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人评价说:“协约国是在石油的波涛中取得了胜利。”这主要表明 A、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能源消耗 B、能源优势是协约国获胜的重要因素 C、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石油工业出现 D、能源竞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