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带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24.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25.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主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26.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机关刊物《民报》创刊,在创刊号上刊登了黄帝像,其主要目的是 A.提倡自由民主 B.宣传排满革命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27.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为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中共中央提出了 A“双百”方针 B.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8.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 29.伏尔泰:“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30.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首次把“造物主”从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经典力学体系建立 D.生物进化论的提出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31.(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棱 (1) 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2分) 并指出二者的相同之处。(2分)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则拿出了……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2分) 欧洲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能够拿出“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 (2分) 他们拿出了怎样的“蓝图”? (3分) 材料四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以说启蒙思想促使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因此使人们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和宗教生活。 (3) 根据材料四的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启蒙思想是如何在中国传播并推动社会进步的。(4分) 32.(15分) 人类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礼俗论》 (1) 材料一中“新的精神……世界”指什么? (1分)“新的精神……世界”中的哪些主张有利于欧洲启蒙思想家进行反封建专制的宣传? (2分)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 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2分) 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6分)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 (4分) 33.(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0年代,……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1) 材料中实现现代化道路的“西方模式”是指什么?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61年改革中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 (2分) 它对俄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