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解析题(共24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摘自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 材料二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每隔l0天集合一次,决定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法从公民中选出,五百人分成10个议员团,每年分为十个时段,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摘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四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艺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说明古代希腊是如何提防材料一中的英雄人物的?(5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为提防材料一中英雄人物的出现,约法实行什么制度? (1分)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分)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 (1分)根据材料四,概括是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的?(5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材料二 英国是近代宪法的起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称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之为“不成文法”。 ——《外国法制史》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为何说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最为持久?(3分) (2)材料二认为,许多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指出其中最著名的一部英国宪法性法律的名称,并作出简要评价。(3分) (3)材料三中“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的主要含义是什么?(2分)举例说明这部宪法是如何将 “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的?(2分) 三、问答题(共36分): 33.2005年4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今日(2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表示,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既标志着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们两党愿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和诚意,我们共同迈出的这一步,必将记载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册上。据此回答: (1)胡锦涛总书记说“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国共两党在历史上还有哪两次握手?以什么事件为标志?(8分) (2)两次国共合作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8分) 34.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请回答: (1)5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分) (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什么?这一会议最终达成了哪一地区的和平协议?(4分) (3)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请问这一原则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你认为亚非会议与会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6分) (4)70年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据此回答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C 6、A 7、A 8、C 9、C 10、B 11、A 12、D 13、B 14、D 15、D 16、B 17、B 18、B 19、A 20、D 21、D 22、C 23、C 24、A 25、D 26、B 27、C 28、B 29、D 30、A 二、材料解析题: 32.(1)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2分)最高权力属于公民集体;轮流执政;抽签选举。(3分) (2)制度:责任内阁制。(1分)意义:制约专制。(2分) (3)袁世凯(或北洋军阀)。(1分)因素:中国幅员辽阔,广大内地未受到西方影响。(2分)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专注儒家著作,强调道德伦理;对西方事务不注重。(2分)中国缺少学习外国的传统。(1分) 33.(1)《十二铜表法》(1分)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奠定了基础;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2分) (2)《权利法案》(1分)。确定了议会的最高权力,限制王权;(1分)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分)(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3)1787年宪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资本主义成文宪法(2分)根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理论,(1分)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1分) 三、问答题: 33.(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分);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2分)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标志: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2分) (2)第一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分);沉重打击列强在华利益,第一次收回国家主权(2分)。 第二次合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分);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分)。 34.(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5分) (2)日内瓦国际会议(2分);印度支那(2分) (3)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破坏;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2分)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2分); 同:历史命运(2分) (4)意识形态(2分)、国家利益(2分)、国家实力(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