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练习题(历史)(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试 卷 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6题8分,第37题4分,第38题18分,共30分。
    36、近代以来,欧洲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1)英国的哪一部文献给光荣革命后的王权套上了第一个“紧箍咒”?(1分)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后来英国王权进一步被架空的直接原因。(2分)
    答:这部文献是《权利法案》。英国王权进一步被架空的直接原因是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材料二
    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图14所示会议的主要成果是什么?(1分)这一成果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分)该成果是如何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2分)
    答:会议的成果是制定了《1787年宪法》;特点是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体现: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
    37、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的、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在信息技术、电信或金融服务等将成为构筑新时代经济的关键性砖瓦的领域尤其不能如此。 ——某国际组织总干事雷那托•鲁杰罗
    (1)图15所示国际组织成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分)
    答:目标是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加入该国际组织对中国的发展有何意义?(3分)
    答: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更多地扩大出口和更好地利用外资。
    38、思想史地球上最美丽之花,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A:“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1)材料一中的A、B、C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3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时期思想活跃的局面?(1分)
    答:A是黄宗羲、B是顾炎武、C是王夫之。
    反映了中国古代明末清初时期思想活跃的局面。
    材料二
    (2)图16所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思想理论?(1分)这一思想理论对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民主进程起了巨大作用,请概述其具体表现。(3分)
    答:这一思想理论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表现: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1分)请概要指出这场运动的意义。(3分)
    答:材料三指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
    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材料四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4)材料四描述的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哪一革命理论的实践?(1分)列举毛泽东集中阐述这一理论的三篇重要文章。(3分)
    答:理论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五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是什么?(2分)
    答: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