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3分) 材料二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6分) 材料三 年份1937年1939年1941年1943年1945年1947年1949年 100元法币购买力两头牛一头猪一袋面粉一只鸡两只鸡蛋一块煤一张纸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2分)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6分) 27.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结合相关史实,总结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12分) 28.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材料二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着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2分)“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3分) 材料三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3)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6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5BBACA 6—10BBABD 11—15 ACCBC 16—20 ADDCC 21—25ABCDA 26.(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4分。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 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2分)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1分) 的税收政策。(答出三点6分) 27. 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4分) 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4分) ③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不可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4分) 28.(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2分)(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3分)(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 (3)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6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