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13.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几经变迁,试简要概述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演变过程。 14.从春秋战国到汉代我国的思想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试论述从春秋战国到明代儒家思想的地位怎样?(5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0分)今天我们要怎样对待儒家文化?(4分) 15.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对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试从儒、墨、道、法四家学派核心思想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D 6.A 7.D 8.A 9.C 10.B 11.C 12.C 二、非选择题 13.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是诸家之一: ①创立:春秋时由孔子创立;(4分)②发展:战国时期,由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百家中著名的一家。(6分) (2)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沉重打击和排斥。(4分) (3)西汉:董仲舒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对其加以改造,其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儒家学说自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分) (4)宋明时期,经朱熹和王阳明的发展,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和心学,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巩固。(4分) (5)明清时期:经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的批判继承,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其正统地位受到批判。 (4分) 14.(1)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2分)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原因是儒家思想比较保守,不符合春秋战国历史发展趋势。秦朝建立后,用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实行“焚书坑儒”,禁止儒家思想传播。原因是儒家思想不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不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即位后,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代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原因是理学思想强调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明代理学思想取得统治地位,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受到空前重视。原因是儒学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15分) (4)今天,我们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要正确对待,既要继承其精华,宏扬其优良部分,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部分。(4分) 15.(8分)儒家: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构建和谐社会。“仁政”;以人为本。礼法并施; 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 道家:辩证法思想;辩证地看待学习、生活事业中的顺境与逆境。天人不相胜;可持续发展观。 墨家:兼爱非攻;博爱与和平发展观。节用、节葬;节约型社会。 法家:与时俱进,变法革新。以法治国。 (说明:四大学派中各举一观点,分析其现实意义,观点1分,意义1分;有其他发挥的,只要史实正确、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