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在新文化运动中,因中国语言第三人称代名词不象西方语言中有性的分别,刘半农就创造了“她”与“他”并用,没想到引发了一场争论。甚至有人因男用“他”从“人”旁、女用“她”从“女”旁,认为男性是“人”女性是“女”意味着女性不是“人”而拒用“她”字。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①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②近代以来社会对妇女地位的重视③西方民主平等观念进一步传播④刘半农有重男轻女的倾向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述评,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 ( ) A.标志着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方面已经进入到新的高度 B.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C.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D.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表明李大钊等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B.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 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D.毛泽东放弃“走俄国人的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0.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阐述:“我们的革命,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列宁则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21.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就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在于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22. 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C.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共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D.以中共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23.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晚清模式(百日维新)——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具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具有市场导向性 24.下列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②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④它们之间相互继承与发展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 ①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②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③人民群众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第26题34分,第27题1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校组织学生参观河南少林寺,一块石碑引起大家兴趣,石碑内容如下: 《“混元三教九流图”赞》 “混元三教九流图” 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难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于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这时导游向同学们提了两个问题,一是这幅图是由三个人组成的,你能判断三个人分别是谁吗?二是从诗中你知道这里说的“九流”具体指什么? (1)请你回答导游的两个问题。(12分) 材料二:导游接着介绍:“放眼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两大潮流。但地区间的冲突却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而究其原因,无非是价值观的冲突。所以,要想保证世界持久的和平就需要有一种能被全世界所认同的思想来消弭这种文化差异。就全球范围而言,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无过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中国儒家的思想,而儒家思想最具成为全世界认同的价值观潜质。” (2)你认为导游对儒家思想的判断有道理吗?为什么?(8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