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洲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完成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你认为他们都注意到了当时什么社会现象而提出了这些主张( )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2.某班同学在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时得出了一些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 )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①③④ 3.河北衡水董仲舒祠堂,原有一对联“才贯天人共仰廷陈三策, 文兼敦化永传学富五车”。其上联直接体现了董仲舒哪一观点( ) A.制天命而用之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敬鬼神而远之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6.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 ( ) 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忙于经商,行为粗俗 C.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 D.行为有违 “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7.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8.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A.道路阻隔,交通不畅 B.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C.西方国家统治者排斥 D.中国不愿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 9.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法兰西人善于使用中国技术却没有创造出自己的科学技术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了中国科技成就并付诸实践 10.某同学想临摹行书字帖,应选择下列著名书法作品中的 ( ) A B C D 11.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马远《踏歌图》 《杨柳青年画》 顾恺之《洛神赋图》 A B C D 12.据史载,元代前期,“九儒十丐”,文人纷纷将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中,促进了元杂剧的昌盛;元后期,科举考试恢复,文人对杂剧投入减少,加之表演模式呆板僵化,元杂剧由巅峰状态衰落下来。由此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①戏曲是随封建王朝的兴衰而兴衰 ②戏曲的兴衰与政府的政策直接有关 ③新戏曲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旧戏曲的衰落 ④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是戏曲兴盛的根本 ( )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③④ 13.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中所思念的“佳人”,与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都是一种托喻。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 ) A.作为政治改革家的“美政”理想 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 D.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14.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1916年,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 )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提倡马克思主义 16.“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词语,渐成报纸文章的常用词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词语命名。原名胡嗣穈的胡适就是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 )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进化论广为流传产生巨大社会冲击波 D.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