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选修四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同步检测及参考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纪录》
    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娥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些事。 ——《孙中山全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6分)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9分)
    2. (2009年江苏历史卷•25B) (10分)
    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_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劳《甘地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三,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3分)
    (3)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3分)
    3. (2009年辽宁文综卷•44) (15分)
    材料一: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之规模,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民国千年可百年永久之计。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维埃俄罗斯。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
    ——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
    材料二: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其(指陈独秀等)所以意图排挤而以独得俄助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 ——孙中山:《批邓泽如等的上书》(1923年11月29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7分)
    (2)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的观点。(8分)
    历史选修四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训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CBDD 6-10 ABDCB 11-15 CBDAC
    16-20 BDADD 21-25 DCCBA 26-30 CCBCD
    二、综合题
    1. (1)华盛顿:推行行政首长定期更替;回归私人生活。孙中山: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
    (2)对他们辞职的评价:
    华盛顿:不贪恋权位,在防止独裁、促进国家民主建设起了表率作用。
    孙中山:
    观点一: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
    观点二:对袁世凯的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观点三:因内外形势所近,他只能选择辞职,不必苛求。
    对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捍卫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
    2. (1)变化:从合作到不合作。因素: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失望。
    (2)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3)甘地多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中止不合作运动并谴责使用暴力的群众。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3. (1)1922年通过对比强调中俄地缘关系;1923年认为苏俄同情国民党,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相通,有必要联俄。
    (2)为联俄联共提供根据;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定联系,但有本质区别;孙中山的观点有历史局限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