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注:《小学》、《大学》为儒家经典) ——《三字经》 (1)概括材料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2分)简述材料涉及的儒家主要思想?(4分)分析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 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4分) 材料三 表3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 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 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2分)“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 (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5分) 28、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和有效学习方式。某同学在他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采用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两个观点来“立论”:第一,在五四以前,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思想)文化的斗争。”第二,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12分) 请回答: (1)该同学的思想文化研究将是一个什么主题?请为他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加一个合适的具有统领意义的题目。(1分) (2)该同学在论证第一个观点时,应选择哪些典型的重要史实作为论据?(3分) (3)在选择了以上几个典型的重要史实以后,该同学需要进行论证,请为他拟写简单的论证思路。(3分) (4)在论证第二个观点时,该同学引用了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的一则材料:“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请回答:他引用这则材料将论证什么问题?20世纪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两次理论飞跃是什么?(1分)概述这两次飞跃分别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的重大贡献(4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课程模块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 12345678910111213 DDACBCACBBABC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BDBCDCACDCAC 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50分) 26、(1) 实用性,继承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4分) (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科级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5分) (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6分) 27、(1)教育观点:依次学习小学、四书和孝经、六经。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2)思想领域的变化: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科学领域的变化: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 (3)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 (4)①科技知识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为思想解放创造有利条件。②人文知识重要: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道德养成,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思想解放促进科技发展。③两者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28、(1)略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迁(简论中国民主主义时期的思想文化) (2)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 (3)维新变法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因而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受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三民主义”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它的指导下,革命党人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性。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4)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或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和邓小平理论(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国走向富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