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同步检测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6、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17、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 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18、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C、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
    D、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19、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主要表现在
    A.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20、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胜因孝道而升天成为玉皇大帝,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设此情景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A.相对论 B.量子论 C.转基因理论 D.进化论
    21、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107000人。这反映了
    A.德国进入了蒸汽时代 B.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D.德国进入了信息时代
    22、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②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善和谐 ③都是一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 ④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23、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是
    A.莫奈 B.塞尚 C.梵•高 D.高更
    24、后人之所以称杜甫的诗为“诗史”,主要由于
    A.杜甫的诗反映了唐帝国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
    B.杜甫游历和描写了中国的大好河山
    C.杜甫写了“三吏”,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
    D.杜甫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
    25、3 3 4 5 |5 4 3 2 |1 1 2 3 |3 • 2 2 —|……将声乐与器乐结合,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开创交响乐新形式的是
    A、海顿 B、莫扎特 C、贝多芬 D、德彪西
    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4分)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5分)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