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既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次社会关系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据此回答1~5题。 1.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形成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趋激烈 2.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蒸汽机的发明中 3.近代史上,造成东西方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的基本原因有 ①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②科学技术水平先进 ③殖民主义疯狂掠夺 ④无产阶级革命受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自由主义改革运动在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的主要前提是 A.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的影响 B.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的必由之路 C.资产阶级建立对世界统治的需要 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发展 5.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亚洲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东方从属于西方 B.非洲国家大都成为殖民地或“保护国” C.拉美完全成为英美的势力范围 D.英国由此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工业革命后,社会主义运动得到了迅速发展,据此回答6—9题。 6.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基本条件是 A.马克思的才能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 D.文化遗产和社会实践的作用 7.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是 A.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B.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 C.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社会经济尚未发展到足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8.19世纪60年代工人运动的显著特点是 A.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制定了政治纲领要求取得普选权 C.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D.明确提出了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 9.19世纪中期以后,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不断探索、修正的客观因素是 A.因为最初提出的基本原理含有错误 B-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水平在革命实践中得以不断提高 C.资本主义自身发展更加充分,走向成熟 D.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提出严峻挑战 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发生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进了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据此回答10—23题。 10.《宅地法》的实施,对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A.使美国的经济中心转移到了西部 B.加速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 C.种植园经济被小农经济所取代 D.加速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11.对德意志统一根本原因的最准确的表述是 A.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 B.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分裂现状的矛盾 D.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 12.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改革,其共同原因是 A.缺少自下而上的革命而建立起来的 B.改革的领导力量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改革 D.资产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13.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使三国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其相同的政治原因是 A.政局稳定和国家统一 B.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扩张 C.封建势力被推翻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14.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社会的相同点有 ①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签有不平等条约 ②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性质的运动 ③都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④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日本“求知识于世界”的积极精神 B.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封建文化 C.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D.表明日本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16.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所承担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 A.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B.推翻各国的封建统治 C.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