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交大阳光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同步检测(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属于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4分)
    (2)材料二的观点属于那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4分)
    (3)陈独秀说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4分)
    材料四 观察下列图片
    ① ②
    ③
    (4)根据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排列上面的图片,其先后顺序为( )(4分)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其中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是 ( )(2分)
    A、① B、② C、③ D、⑤
    材料五 观察下列图片
    (5)材料五图为1992年《南方日报》某日的头版“东方风来满眼春”。它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6分)
    22、(10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科技发展史记录了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我不过象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 ——牛顿临终遗言(《必修三》人教版教材)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发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4分)
    材料二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用品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摘自《物种起源》
    (2)材料二是达尔文的什么学说?其核心是什么?(4分)
    材料三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爱因斯坦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4)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2分)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2分)
    21、
    (1)引进和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或师夷长技以制夷)。 (2分)
    洋务派。(2分)
    (2)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
    主张改良政治,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
    (3)民主和科学。 (4分)
    (4)B(4分)、A (2分)
    (5)事件:邓小平南方谈话。(2分)
    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4分)
    22、(1)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著名的物体运动三定律,构建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4分)
    (2)生物进化论。(2分)其核心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2分)
    (3)相对论的提出;(2分)影响: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2分)
    (4)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1分)
    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1分)
    共同价值取向: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