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研究远东战况电报 B.1905年,名角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摄成影片 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1998年,上海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第Ⅱ卷 主观题(共50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计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摘自《论语》 材料二: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谓之刑,庆赏谓之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摘自《韩非子》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 辟之说减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 材料四: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自《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6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有什么联系?你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6分) (3)材料四中伏尔泰推崇中国儒学的原因是什么?(4分 27.(18分)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 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代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为“百家争鸣”创造了前提。自然科学水平比以前发达,天文、历法、数学有了新突破,医学、地 学、工艺学等在古代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成就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思想素材。……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斗争交织在一起,使阶级关系出现了新变动。……“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士”的解放,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出现。 ——詹子庆《先秦史》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公家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4分) (2)指出材料二中“德先生将西洋人从黑暗引向光明世界”的事件,分析陈独秀等人发起的这场运动的积极作用。(6分) (3)材料三中的这篇文章引发的大讨论实质是什么?并谈谈报纸的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的认识。(4分) 28.(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官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4分) 29.(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4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4分) 历史(文)参考答案 27. (1)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大变革;“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私学的兴起;自然科学水平较发达。(4分)(答出4 点即可)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2分)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思想解放;使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分) (3)实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分)作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舆论监督。(2分)(答出两点即可) (4)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与时俱进,不断推动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永无止境。(4分,言之 有理,两个要点即可) 28.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资历(4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4分) 29. (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2分) 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分,两个要点即可)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4分,任两个要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