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上册12月月考练习题及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雇工级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这一措施对雅典的哪个阶层最有利? (3分)
    (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梭伦改革。(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
    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奖励耕织
    图三 商鞅铜方升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
    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1)材料二图一和图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据材料二图二中的牛耕图,史学家一般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引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的历史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辙日:“经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拯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至良民不免妄用;用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恐鞭垂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
    ——引自《苏辙传》
    材料二 熙宋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判韩琦上书曰“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戏患钱。”
    ——引自《宋史•食货》
    材料三 司马光日:“今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夫民之贫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必资于人。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强迫借贷交息)。恐其逋员,必须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员。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
    ——引自《宋史•司马光传》
    回答:
    ①根据材料说明,三人的立场与观点有什么相似之处?三人侧重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青苗法对谁有利?对谁有害?
    答案
    1-5ACDAC 6-10ABBAD 11-15BCDAA
    16-20CDBAD 21-25ADDDB 26-30 CDC DA
    31.(1)特点:体现了“中庸”色彩;革命性。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对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最有利。(3分)
    (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2分)
    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2分)
    (3)评价:a.积极性:梭伦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总之为雅典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b.局限性:民主化改革不彻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6分)
    32、答案:⑴说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4分)
    ⑵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了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4分)
    ⑶倾邻国而雄诸侯。(2分)
    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崛起,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统一六国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5分)
    33.(1)三人都站在地主阶级保守派立场上,认为青苗法有害无利,反对青苗法。(3分)
    苏辙认为借贷青苗钱的农民到期不还,会给地方州县带来麻烦;韩琦认为青苗法的实施,是“官府放高利贷”,不合情理;司马光认为青苗法会导致贫者逃亡,“富者变贫”。(4分)
    (2)青苗法对封建国家和百姓有利,不利于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5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