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第二十七条,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制。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文艺复兴初期的圣母像开始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思潮的核心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中的“有人”是指的什么人?本材料的作者怎样批驳了“宣传者”的捏造?(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的思想,并说明其在近代中国是怎样得到实践的?(6分) 32.(14分)新闻报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紧紧把握着时代的脉搏。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时代周刊以美国人的视角透视世界,日本一直是美国关注的重点。观 察下列《时代周刊》有关日本的封面回答问题。 (1)80年代美国频频关注日本,体现了美国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关注。请分析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4分) 材料二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材料三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2)根据材料二,“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4分) (3)材料二到材料三,我们看到了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迅速崛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崛起对当今世界的影响。(6分) 33.(12分)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2分)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2分)为实现“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措施?(各举一例)(4分) 材料三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在讨论新中国国歌时,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但有代表认为,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可行,主张修改歌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2分)你是否同意有关代表主张修改歌词的建议?为什么?(2分) 忻州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中联考 高二历史(A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CCBDDCABBBDAABA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CBBDAADCCDBDAC 二.非选择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33.(1)列强人侵,清政府国土沦丧,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革命党人武装斗争,清朝统治岌岌可危。(2分) (2)愿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世界和平。(2分) 措施:政治——颁布《临时约法》,确立共和政体。(2分)经济——奖励实业,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2分) (3)背景: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严重。(2分) 同意:新中国即将成立,原歌词已经不符合新中国的国情。 不同意:它能时刻提醒国人不忘历史,居安思危,勿忘国耻,进一步鼓舞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2分,不论持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观点和理由不匹配则不得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