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高二历史“每周一练”系列试题(36) 一、选择题(12个小题) 1.“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之间成立政府,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引文的出处及理论依据分别是( ) A.《人权宣言》、《社会契约沦》 B.《权利法案》、《论法的精神》 C.《人权宣言》、《论法的精神》 D.《独立宣言》、《社会契约论》 2.右图拉斐尔的作晶体现的精神与我国孟子的“民本”思想相似点是( ) A.反对封建制度 B. 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重要作用 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D.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 3.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 A.平均地权 B.奖励实业 C.保护工商 D.土地革命 科学技术推动TA.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结合所学回答重6—18题。 4.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出了一位“世纪人物”。该刊物称赞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弹和宇宙迷的开启者”,“以其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位“世纪人物”是( ) A.爱迪生 B.奥本海默 C.爱因斯坦 D.诺贝尔 5.下列科技成就中,被称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个光辉里程碑的成就是 A.“东方魔稻”的成功培育 B.青藏铁路的顺利开通 C.“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与回收 D.“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 6.右图反映了下列哪一时代的特点( ) A.铁器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7.魏源在重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 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8.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找到“正确道路”是在( ) A.大革命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 9.1984年10月1日,“小平您好!”的横幅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游行队伍中。邓小平获得人民敬重和拥戴的根本原因是( ) A.主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主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最早提出和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10.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1907年,毕加索创作右图的《亚威农少女》。当 时有人批评道: “(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 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 而到1937年,《亚威农少女》转让价是240万美 元。因为这幅画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 诀别,这种新美术画派是 ( ) A.古典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C.现代主义美术 D.现实主义美术 12.被国际上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A.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C.“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二、非选择题(3个材料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19分) 材料一 彼特拉克在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他倡导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 材料二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应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证券也。……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润育自由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