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欧洲宗教改革 单元知识体系 单元高考聚焦 本单元的知识虽然一直是高中教材的内容,但是最近几年作为阅读课文很少在高考题中出现。而本部分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点。本部分的重点应放在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与意义影响方面。 单元专题归纳 一、英国宗教改革的特殊性 1.宗教改革由封建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展开,英国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改革后的天主教被定为“英国国教”。 2.英国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3.王室、贵族和资产阶级大规模地剥夺了罗马教会的土地和财产,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4.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残余。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1.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2.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的这场宗教改革运动,造成了新教和天主教两派并立,永远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3.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伴随着宗教统治模式的瓦解,近代民族意识开始真正觉醒,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来。神性与人性、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融合,确立了人性的尊严和精神的自主性,激发了人们恪守天职、勤俭生活、努力工作、追求成功的世俗热情,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4.在精神文化方面,宗教改革使人们放弃了中世纪统一教义的愿望,人们的思想由此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来,从而造成理性真正的勃兴,科学和哲学突飞猛进。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对象的理性主义时代在欧洲崛起。 三、加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⑴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 ⑵认为《圣经》是基督教徒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人人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交流,不需要教会的中介。 ⑶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点 ⑴加尔文的基本思想与马丁•路德相似,主张“信仰得救”,但他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神学学说。 ⑵加尔文认为人的“得救”与否,都是上帝预先决定的事情,因为从创世纪以来,上帝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两种,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一生无法改变的。 ⑶加尔文宣称,上帝的神圣决定是秘而不宣的,每个人均可在生前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中体会到自己是不是上帝的选民。 这样,“先定论”就以宗教学说的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四、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产生的主要影响 1.它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打击了教会权威,伸张了人的价值。 2.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3.新教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天主教会的财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它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这些措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单元能力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其原因是( ) ①天主教会不断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争夺势力 ②天主教会的教义教规全面影响着欧洲的社会生活 ③天主教会建立宗教裁判所 ④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了各国1/3的土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天主教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面全面影响着西欧人的生活。 2.从思想上为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 ) ①宗教“异端”思想的盛行 ②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③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从思想领域来分析问题,③和④分别属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 3.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这句话反映了( )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王的权力来自于教皇,体现了教权高于皇权的思想。 4.在中世纪欧洲的反封建斗争中,人们常用宣传“异端”宗教思想的手段,主要目的是( ) A.揭露封建制度的腐败和黑暗 B.否定天主教和神学的作用 C.反对教会的盘剥和腐败 D.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 C 解析 “异端”是封建教会对与封建神学思想不一致思想的称呼,其传播的目的当然在于反对封建教会。 5.下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 ) 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 ②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