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22.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23.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 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24.19世纪末, 维新思潮得以发展成为政治运动,关键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 B、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25.1898年6曰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 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二、非选择题(26题 20分,27题20分,28题10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材料二……,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 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材料三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历史上的哪三次著名的改革或变法?(6分) (2)试从材料一、二的改革措施中各举一例,说明他们是怎样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的。(4分) (3)材料二中“坏井田,开阡陌”的主要含义是什么?(2分)在当时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4)材料三中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哪种土地制度?(2分)其影响是什么?(2分) (5)试分析说明材料所反映的重大改革或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在德意志皇帝召开的对马丁•路德的听审会上,马丁•路德最后总结说:“皇帝陛下和诸位王公阁下……除非能依据《圣经》的见证判定我的错误,或者根据显而易见的论据,依照《圣经》判定我有罪,而我的良心能坚信这判定合乎上帝的真道,否则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因为违背良心做事,我不平安,也不会接受。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愿神助我,阿门。”随后德意志皇帝宣布马丁•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 ——《马丁•路德传》 材料二 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义之日,观者万人,君慷慨神气不少变…… ——梁启超《谭嗣同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马丁•路德称“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指的是什么?(2分)他主张中的局限性表现在哪里?(2分)这些改革观点对德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中所说谭嗣同被逮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谭嗣同这些人倡导的思想主张是什么?(4分)给他们造成这样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我们从改革家身上可以学到怎样的精神?(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材料二 最迫切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路军方面稍做准备,主要以朝廷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港。 ——明治维新领导人1869年初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体现了大久保利通所倡导的什么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谈谈针对这种政策明治维新采取了哪些“奖励”措施?(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的什么意图?(2分)其结果如何?(2分) 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 1----5:DDBBB 6—10:BDCBD 11----15:BABAD 16—20:CDDBD 21—25:BBACD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