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郑州市47中2010---2011下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同步检测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郑州市47中2010---2011下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此处主要指梭伦实行的哪项改革措施
    A.就任执政官 B.颁布“解负令” C.发展工商业 D-改革政权 机构
    2、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图2-1图片不能体现其影响的是
    A.陶片放逐法 B.雅典人用石子投票表决 C.雅典的商业 D.雅典人的舞蹈教育 [来源:学|科|网Z|X|X|K]
    3、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为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其条件有:
    ①实现了区域性统一 ②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变法中秦国强大 ④人民渴望统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
    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5、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来源:学科网ZXXK]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6、见下表,该项措施的主要意 义在于
    鲜卑姓拓拔拔拔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
    汉姓元长孙穆陆贺刘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B.变鲜卑贵族为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 D.消灭了鲜卑陋习
    7、观察下图,你认为这 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
    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B.都促进了大民族融合
    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8、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
    A. 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 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 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 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9、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①农业政策②工商业政策③政治主张④历史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
    11、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D、什 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12、以“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宋代王安石变法
    13、之所以梭伦改革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为雅典贵族政治转变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依据是①限制了贵族土地财产的扩展②壮大了平民的经济实力③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实力④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主要是因为
    A.变法彻底 B.赢得民心 c.与时俱进 D.仁义致远
    15、“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来源:学科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商靹虽死,秦法未亡”主要是因为
    A.变法彻底 B.赢得民心 C.与时俱进 D.仁义致远
    17、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 ,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是因为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 C.实行奉禄制度,整顿吏治 D.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18、“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均以失败告终,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强烈的反对 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
    C.支持变法的皇帝过世,他们失去了支持 D.保守派当政,坚决反对新法
    19、据史料记载:拓跋贵 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反映北魏当时
    A.阶级矛盾尖锐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C.民族矛盾尖锐 D.汉族内部矛盾尖锐
    20、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 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A、均田制 B、三长制 C、新租调制 D、汉化政策
    21、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22、从如下对 比表中,得 出的信息是
    年代[来源:Zxxk.Com]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C.“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23、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
    物,等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
    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①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②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