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宗教改革运动的起因(3分) (2)比较材料四中马丁.路德与加尔文主张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他们的共同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9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共16分) 材料一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据此指出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9分) (2)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中国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大不同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5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共15分) 材料一 1674年,康熙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铸造便于携带的轻巧大炮,亲临卢沟桥炮场检验,赞扬“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所造350门炮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大显神威。……但是据史料记载,康熙帝的统治政策中也有推崇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重新提倡八股文,允许妇女缠足等内容 材料二 美国人民称颂华盛顿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在美国人 民心目中也是第一人”。 材料三 请完成: (1)材料一所列举的史实是要说明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除“平定三藩之乱”外还有哪些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举措?(5分) (2)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角度,评价康熙帝的贡献。(3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华盛顿一生的主要功绩(3分) (4)康熙帝时,历史天空中折射着落日的余辉,几乎同一时期华盛顿却以利剑划破了沉重和黑暗的黎明。试分析其后东西方历史发展的走向出现怎样的差异?谈谈你对“余辉”和“黎明”的看法。(4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材料二 凯末尔说:“我们国家与我国民族的唯一使命是用我们的刺刀把敌人从我们 的土地上赶走。”“最适合土耳其民族本性与精神制度的是共和主义制度。” ------《当代东方政治思潮》 材料三 “虽然土耳其在他(凯末尔)死后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这个国家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还是他生前制定的指导方针:建立及捍卫疆域有限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启迪土耳其人民的民族意识;摆脱伊斯兰教对国家法律和教育的控制;不但要物质生活西化,人们的思想和风俗习惯也要西化……” ——戴维森《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孙中山、凯末尔各自的政治主张。(4分)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凯末尔被各自国家尊为“国父”的原因。 (8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一战期间,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做了一番地质调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