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 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 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 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 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 20.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A.秦汉三公制 B.隋唐三省制 C.宋代三司使制 D.元代的中书省制 21.秦始皇所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这些制度是 ①郡县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23.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 24.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 A.以氏族为姓 B.以封地(国)为姓 C.以居住地为姓 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25.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设三司管理财政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答 题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舍话剧《茶馆》第二章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 李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材料二 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目鼓民力,二日开民智,三日新民德。…… 然则鼓民力奈何?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中国礼俗。其贻害民力……而沿习至深,害效最著者,莫若吸食鸦片、女子缠足二事……孰知种以 之弱,国以之贫,兵以之窳(yu,粗劣),胥于此焉。 材料三 其开民智奈何……是故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欲讲西学,非另立选举之法,别开用人之途,而废八股试贴策论诸制科不可。 ——严复《原强》 (1)简要概括中国近代前期民主思想家们提出哪些基本的民主思想?(6分) (2)材料一中李三说“皇上没啦”,你认为他指的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二,指出当时贻害民力最甚的“礼俗”是什么?有什么危害?(5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为什么提倡“开民智”?据材料三指出他认为“开民智”的具体措施。(5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