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同步检测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29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典型例题】
    例1.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成果往往最先应用于
    A生产领域 B军事领域 C生活领域 D影视娱乐B
    【解析】解本题抓住时间因素,是在20世纪中期,这一时期因为美苏争霸激烈争霸,导致国际紧张局势,各国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在军事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把高新科技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答案】B
    【基础练习】
    1.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朱光亚 D钱三强B
    2.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间是在
    A1963年 B1964年 C1965年 D1967年B
    3.我国拥有战略核导弹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C核弹头远距离精确命中目标,成功爆炸
    D“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C
    4.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是在
    A1965年 B1970年 C1973年 D1975年C
    5.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突破的标志是
    A“银河—Ⅰ型”机诞生 B“银河—Ⅱ型”机诞生
    C“银河—Ⅲ型”机诞生 D“银河—Ⅳ型”机诞生C
    【能力测试】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夏飞天梦圆——回顾中国航天历程
    1956年3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56年4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这是中国航天事业最早的领导机构(由航空主管部门代管)。同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58年1月,国防部制订了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1958~1967年)发展规划纲要。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钱学森等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了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 “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1958年8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同年11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1958年4月,在甘肃酒泉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标志着中国航天第一个自主发射基地的诞生。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从此,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研制航天运载火箭征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1964年4月29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继1962年3月21日首次试验失败之后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1965~1972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66年11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立项研制。
    1966年12月26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专门负责研制各类人造卫星。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1月30日,中国研制的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使中国具备了发射中低轨人造卫星的发射能力。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甘肃酒泉航天发射基地由“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美妙的“东方红”乐曲首次响彻在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1957年10月4日)、美国(1958年1月31日)、法国(1965年11月26日)和日本(1970年2月11日)之后,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71年3月3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科学试验卫星,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此后又陆续发射了“实践二号”、“实践三号”、“实践四号”和“实践五号”,大大推进了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