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3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3分) (3)据材料三说明,卢梭在国家、人权、法治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 元 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 清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清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后在西方后面呢?”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材料四: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有何根本区别?(2分)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6世纪中国为何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术?(6分)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1分)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普通班)参考答案 1—25 CDDBB ABBDB CACBB ABDDD DDBDA 26、(18分) (1)关注人和人性;强调伦理道德。(4分) (2)异:董仲舒神化君权;黄宗羲强调民本;孟子思想介于两者之间。 同:他们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4分) (3)理学继承和发展了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4分) (4)批判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虚伪;提倡人的个性自由发展(2分) (5)宋明理学维护专制统治,压抑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但理学注重人的气节和品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一定积极作用。(4分) 27、(16分) (1)三权分立(权力制衡)。(1分)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2分) (2)天赋人权。(1分)对当时的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斗争起了推动作用。(2分) (3)按共同意志制定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监督。(2分) 人民主权高于一切,行使自由权不得损害他人的自由。(2分) 国家要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 (4)材料二是侧重于强调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材料一、三是侧重于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捍卫自由和人权。(4分) 28、(16分) (1)从领先转为落后。(1分)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条件;资产阶级革命为其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则解放了思想,。(6分) (3)区别:中国古代的科技是实用和经验科技;西方科技是实验和理论科技)(2分) 原因:①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②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也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③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6分) (4)评分说明:着力生产力发展,及时进行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等,凡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