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招收学生,不分贵贱。 例6:(2004上海历史,28)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事后, 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 方早两千多年。” …… 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参考答案: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 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解析: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培养多角度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特别注意看问题的角度,找准解答问题的切入点。 例7: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在全世界广泛地传播。他的力量无比宏大。中国文化影响力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在文化事业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英]韩素音 请回答: ①韩素音是怎样认识孔子的作用的? ②孔子创建的思想流派在中国封建社会居于怎样的地位? 参考答案: ①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得具有无比宏大的力量,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②孔子的思想,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自汉武帝以后,一直思想界占据统治地位。 解析:材料中,韩素音指出中国文化具有宏大的影响力是“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在文化事业方面所做的贡献分不开的。”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 【习题对话】 阅读与思考 生:儒家文化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师:①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视血亲人伦、现世事功、实践理性、道德修养。在天道观、历史观、社会伦理观和修身治国等方面都提出了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主张。儒家思想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在能够维护礼教伦常的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之成为当时的“显学”。 ②封建统治得以巩固之后,儒生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学被捧上独尊的地位,并长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③儒学礼教德治的精神,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格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进取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任用。儒学在中国文化长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生:您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分析上述问题的? 师: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儒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历史作用,通过对其天道观、历史观、社会伦理观和修身治国主张等方面思想的分析,可以比较深入地认识儒家思想。儒学“礼教德治”始终一贯的精神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巨大影响,决定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宗”地位。 自我测评 第1题 生: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师:“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第2题 生:怎样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师:①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且兴办私学。他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②孔子“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实事求是、“温故而知新”等教育观念,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效率,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孔子在教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生:您为什么从上述两方面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和推动“教育质量提高”两个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既促进了当时教育的发展,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3题 生:老子的“道”是指什么? 师:老子的“道”,是指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