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改编题)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有() 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②建立统一战线 ③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8.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因为它们都() ①面对着同样的历史任务 ②是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③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 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了中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请回答:概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同步测评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同步测评 1. C 解析: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思想理论方面的准备,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建立政权和巩固政权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正确答案应为C项。在解答本题时,不少同学选A项,原因就在于没有领会到毛泽东对全党的要求主要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政权。 2. D 解析: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故答案为D。 3. D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限定词“找到”,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因此应选D项。 4. B 解析:可以用排除法,A是孙中山的思想,C是邓小平理论,D是江泽民的思想,因此应该选B。 5. C 解析:图片中最重要的信息是书名《论十大关系》,这本著作发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6. A 解析:注意从当时的社会条件、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实践基础等角度全面分析。 7. D 解析:《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人民政协制定共同纲领提供了指导,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著有《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重要文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故答案为D。 8.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比较能力,图片中最重要的信息是书名《新民主主义论》,①②③④分别为这部著作的发表时间、内容、特点、意义。 9. “本本主义”是指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同步测评 1. D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思想体系形成的先后顺序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故答案为D。 2. C 解析:文革结束后,党的主要领导人仍然推行左倾错误,以维护毛泽东思想为旗号,提出了“两个凡是”的口号,其实质就是继续坚持左倾错误。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成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 B 解析:题干材料最符合邓小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4. B 解析: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故答案为B。 5. D 解析: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6. D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显然不符合A项的表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有优劣之分,B排除;C项强调个人的作用,显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也不能反映问题的实质,可排除;只有D项才反映上述事件的共性,即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7. B 解析:“建立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指导下进行的,不属于创造性的活动。应排除;而“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发明的,故应选。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项。 8.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①说的“面对同样的任务”明显错误,因为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过去是为了革命,现在是为了建设;②③④是它们的相同点。 9. 内容: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理论上作出新回答;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确立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三个有利于”等。作用:“南方谈话”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