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学案导学 【课标要求】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当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谈话法,分析法和归纳对比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的社会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社会实践。学习老一辈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甘愿奉献的高尚品格 【重点难点】: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思考感悟】 提问:通过欣赏《春天的故事》,你能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1979年中央决定开放深圳经济特区,从荒凉的小渔村走出了一头改革开放的拓荒牛,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征途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的成功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好,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理论。 【知识梳理】 一、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表 时间内 容精髓及指导意义 酝酿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指导意义: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 产生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展1982年党的十二大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南方谈话” 成为比较完整的体系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2、、科学内涵:① 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② 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③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 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3、主要内容:① 关于发展道路,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 关于真理标准,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 关于发展阶段,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④ 关于根本任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⑤ 关于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⑥ 关于外部条件,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⑦ 关于政治保障,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⑧ 关于发展战略,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和目标 ⑨ 关于和平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⑩ 关于教育发展,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⑾ 关于科技地位,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⑿ 关于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提出“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⒀ 关于计划与市场,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① (提供思想基础)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